許三觀賣血記讀後感
合上此書,我緩緩地舒了一口氣。許三觀三個兒子都長大成人了,一家人美滿和睦。這個故事主要寫的是許三觀賣血助子和救子,以彰父愛,且父子情不受限於血緣關係。
故事發生在五、六十年代的中國,內容圍繞絲廠工人許三觀的賣血經歷。他初次賣血,是為了證明自己身體強壯,並且賣一次血便可以掙到三十五塊人民幣,之後他用掙來的錢娶了人稱「油條西施」的許玉蘭。那是一個生活困苦的年代,中國經歷了大饑荒、文化大革命、上山下鄉等事情,為了他的幾個兒子,他一次又一次地去賣血。他無意中得知他的大兒子一樂原來是他妻子與她的前未婚夫所生,一開始他很氣憤,但後來,一樂對他的依戀感動了許三觀,令他不再纠結,完全接受了一樂,最後更為了籌錢給一樂治病,老邁的他連續去不同的醫院賣血,更險些丢命……
踏入圖書館,這本《許三觀賣血記》迅間吸引了我的目光,主要是「賣血」二字,令我想起了我已過世兩年的外公。外公年輕時曾經在海南島流浪,當時他失業,就去賣血維生。一九五幾年的某個新年,其他賣血者都回鄉過年了,只剩外公一人留在海南島,政治原因,他不能回鄉。那晚大年三十晚的,一個產婦失血過多昏了過去,血庫已空,醫生只好找外公即時輸血,翌日早上,產婦再度危急,外公又去輸了兩次血,前後他共輸了超過一千毫千的血!他説,後來產婦母子平安,對他千謝萬謝的。聽完外公的經歷,我當時問外公:「你為甚麼願意一天輸三次血呢?那很危險的呀!」外公微笑着説:「没辦法呀,當時只有我一個人的血適合她,我不救她,她便會死了。」外公是一個善良的人。
許三觀雖然没有接受過甚麼教育,但他對家人的體貼及自我犧牲,足見他本性善良。就像我的外公,他是我母親的繼父,所以和我們母子没有血緣關係,但外公對母親視如己出,待我更是如珠如寶,從小教我捉棋,又說故事給我聽。所以,血緣真的没想像般重要,最重要的是心善。
由翻開書的第一頁起,我一直戰戰兢兢,深怕擅寫人間悲劇的余華,又再寫一個慘絕人寰的故事,想不到他竟一改筆風,寫了一個悲苦中帶着温暖的故事。余華寫出了人性真實的一面,今次他寫的這個小人物許三觀,彰顯人性的美好一面。
留言
張貼留言